区块链发展进程中的思考

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不只是单一的技术呈现,首先,从属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密码学、博弈论、社会学;它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层度,民众对人权、民主、平等高度追求的一种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尤其是追求独立精神的一种伟大实现。

献给所有区块链者

进程

每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都会引起社会发展进程的巨变。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有浩瀚的知识点需要学习,才能掌握它的灵魂,以支撑你对区块链的认知。从区块链的数据结构看,是由数据“块”和“链”组成。在数据上传过程中,数据会被打包到一起,形成一个个数据块。而被打包好的数据块,又有另一个学名,叫做“区块”。数据块会按时间顺序链接在一起,形成链式结构。“区块链”因此得名。

链的出现承载的是你对未来的无限想象空间,它可以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商业业态。而这种生存,生长所形成的业态也是块状化,碎片化,自下而上形成的倒逼商业、政治、经济的不断治理完善;它能在不断延伸的链条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经济版图,就看这条链的完美程度。

它是黑科技又是最具前沿的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它的诞生是一场革命性的进程。

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在国内以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的公有链项目,存在并行的有N家,且其中不乏有冠以公链名义,实则无一点实质性技术进展之实的伪链;

真正以底层技术开发且要创建大应用、大生态理想者居多,能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则是寥寥无几;哪个领域总有被淘汰、重新洗牌的结局,尼采有一句名言:“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

即便是目前研究开发的公链,侧重于应用的领域不同,承载的商业目的不同,也存在技术框架上的短板或者说思维层次逻辑的欠缺。对区块链原旨精神的继承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信仰般的遵奉,技术上受思维上的一种桎梏,如何突破成为公链开发者的研究课题。

技术的推动一定是和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才能够发展的更快,绽放的更加绚烂。

驱动

对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的特性,到技术的推动嵌入智能合约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区块链核心技术的发展。更有全球各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区块链国际合作组织等对区块链技术的肯定,同时更提出了对区块链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需求。

没有一层不变的技术形态,就如同技术应用的发展,修补漏洞更新代码进入无限循环的境地,科技就是如此,永无止境,以求更好的体验度。

态度

中国与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的关系可谓极其复杂。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实施被视为有益的技术,或是控制其认为可能会带来潜在威胁的技术。政府开展了大量的监管行动,包括禁止初始代币发行活动、加密货币交易所及比特币挖矿等,对相关的初创企业活动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中国又支持区块链创新的其他方面,并对于区块链的法定货币及其他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创新活动留下空间。

国家政策的明朗化,支持与鼓励创新,要攻克一批区块链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区块链开发者、爱好者的积极性,从业人员内心感受到了的极大鼓舞。

技术驱动商业,我们再一次迎来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间、空间。

思考

区块链技术的诞生是因为比特币的出现,比特币发展到目前阶段价格也反映出了价值,虽然不是唯一体现价值的因素之一,但这是响当当的硬核。这是区块链技术框架的激励层,没有激励恐不会运行到现在,无论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

在起起伏伏的发展历程中,市场上的声音各异,也有谈无币区块链,那么如何承载大规模的协作应用,显现技术与商业的价值。

这就如同两个人谈恋爱一样,只谈恋爱不结婚或者结婚了不同房,同房了不孕育,人类的文明如何传承?

当然介于各国主权思想政治体系的因素下,传统互联网巨头技术应用方向上有此布局,那也只不过是局部的一种尝试应用,更是中心化机构无法施展的壁垒,数据依然是孤岛;没有嘲讽,掀不起风浪,更无大的社会价值贡献。

但现实总是如此,币还是那个币,链还是那个链,发展总要经历波折,进步有时也是在一种妥协的状态下而不断的优化。

现状

在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去中心化问题上,目前三者仍然是不可同时兼顾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可能三角”问题,所谓的区块链“不可能三角”,也称为“三元悖论”,就是指区块链网络无论采用哪种共识机制来决定新区块的生成方式,皆无法同时兼顾扩展性(scalability)、安全性(Security)、去中心(Decentralization)这三项要求,至多只能三者取其二。比如比特币的机制,交易区块10分钟打包秒处理7笔,以及转账确认需要6个块的确认,1小时才能完成确认,这样的事务处理系统,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数据处理需求。

既要秉承区块链的基因又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公链开发者技术研发创新的节奏。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弱中心化、分布式存储,从数据的角度应用是非常理想的一种实践,但效率问题无法解决社会化大规模的协作应用。

声音

也有学者对区块链技术新形势下,抛出观点做出暂时抛却去中心化这一概念,利用新型的技术解决这一难题,从而创新区块链技术,让区块链技术真正的发挥它对各个领域产生的巨大的潜能作用,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这样有违区块链最原本的哲学观就是平等,自由,民主的愿望。

国内贵阳大数据中心每年的峰会都有国家大数据中心推出的相关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编纂的书籍,提出的理论观点。针对数据孤岛如何破围,充分挖掘共享、共管利用大数据,尤其是提出主权区块链概念,也是一种观点。至于如何有步骤、有计划的实现这一观点的设想,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试错、纠正、创新的过程,我们也期待这些能够真正的推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

更有分布式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社会形态出现,在实体社会和区块链世界结合的过程中,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区块链技术,探索区块链对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层面的解决方案,使人们顺利适应数字时代的生活和协作方式所带来的新变革,以及维护区块链社会正义性。

这一理想状态组织可能需要社会物质与精神发展到相当一定阶段才会更加的顺利,但目前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发展的并不理想,甚至会因为人性的原因,利益自我的最大化,激励设计的不科学,而遭遇滑铁卢;或许面对比特币、以太坊等等所带来的阶段性资本刺激,兴奋而盲从,膨胀而忘我,冷却理性下来,从而走向覆灭。

事务都有发展规律,目标还是要有的,过程不一定顺利;希望还是要有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交给时间、空间总会给我们答案。

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

在去中心化技术方面,有向无环图(DAG)是一个新的领域。2015年12月,Linux基金会发起了超级账本(HyperLedger)项目,由计算机科学家雷蒙·贝尔德开发的Hashgraph方案并不需要有旷工去验证交易,也不会将交易区块的形式来组织,而是使用“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s)”技术去持续将交易以时序先后组织起来。理论上说,这意味着它能够实现更快的交易速度;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DAG优于区块链,因为它结合了区块链的工作量证明和权益证明的概念,以及具有有向无环图的最长链规则,从而允许更高的吞吐量。

针对公链开发,浙大区块链实验室历时两年开发研究,通过区块链技术与DAG(有向无环图)拓扑结构的碰撞并行,如同量子通信的纠缠效应一般,开发出新一代分布式存储公有链。以及在大数据的共享采取“联邦学习”算法的方式,既不影响数据拥有方的担忧同时还可将大数据极尽可能的挖掘利用。

从技术开发的角度既不违背区块链的原旨教义同时解决了效率的问题,理论上DAG的吞吐量无上限,最终形成双链并行机制,这一区块链+突破了公有链现存的技术难题,成为现象级应用。

从理论上看,DAG技术在加密货币市场有着明显优势;但其仍处于发展阶段,DAG仅是分布式账本应用的一种技术实现;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应用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是重要的工作。不管是这项技术的提供商还是用户,都应该加以关注。不仅要思考机构的需求,还要考虑区块链革命的推进过程中碰到的整体挑战及困难(包括技术挑战与不合适的法律规定)。

当前仍需技术开发上的迭代更新,日臻日善,日臻日美;更需市场的接受度,大规模化的商业应用。在这里极需技术与商业的高度融合发展,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的旗帜。

治理

这场区块链革命的走势将会如何?未来很难预测,它是一个需要实现的目标。共识认为,就如互联网一样,区块链也不应该被国家、国有机构或公司来治理;况且目前全球各国态度不一,并没有唯一标准来进行治理;但因为它涉及资产(而不仅是信息)将会要求有更大程度的政府参与,毕竟是与公众利益相关的话题。

基建

继数据囊括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又提出“新基建”范围,区块链无疑是当下最前沿技术的代表之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区块链唯有不破不快,速度决定了价值;在公有链关键技术攻克,实行双链并行框架设计,DAG(有向无环图)是进一度的重要应用验证。

如何优化多维度并行交互架构,实现高效链接;如何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达到大规模数据协作安全应用;应是当前技术开发优化的一大挑战。

展望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让我们都处于这个最好的年代。区块链仍处于初级探索及逐步应用阶段,未来前景可期,重在安全落地;

中国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一个以新基建为战略基石、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产业互联网为高级阶段的新时代。应把产业互联网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大潮中来谋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点推进,不断壮大发展中的数字经济实力。

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这是一个无限可能的开端。